合格血液=输血安全?

2022年11月09日 17:03

阅读: 789

\ | /



血液安全 

SAFTY

合格血液=输血安全?







献血安全吗?这是大众对于无偿献血存在最大的疑虑,因为担心在献血时会感染疾病,所以对献血敬而远之。

大家大可放心,因为献血时采用的针头、血袋,都是一次性无菌耗材,是完全不会有感染风险的,有心参与无偿献血爱心人士大可放心的冲!!!

合格血液=输血安全?









输血

有风险?


对比献血的风险,血液君更想为大家强调一下输血的风险,那么输血为什么有风险呢?

有一定比例的受血者在输血过程或输血后,会发生原有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症状或体征,也叫输血不良反应。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免疫性反应、非免疫性反应和输血传染病。

就输血传染病来说,虽已对输血传染病加强控制,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,早期传染病存在病毒感染“窗口期”仍难以检测出来,极少数受血者会因输血而面临罹患传染病的危险。



何为“窗口期”

合格血液=输血安全?







所谓的“窗口期”,是从病毒侵入机体,到用目前的检测手段能够检测出来所需要的时间,我们把它称为“窗口期”,窗口期的血液虽然检测合格却有传染疾病的风险。



保障用血安全

那么如何保证临床用血安全?这就需要要献血者、血站和医疗机构三方的共同努力。


合格血液=输血安全?









献血者

从低危人群采集血液。


1996年5月,我国首部省级无偿献血法规《海南省公民无偿献血条例》颁布实施,标志着海南省公民无偿献血工作开始步入了法制化、规范化轨道。

2001年全省临床用血百分百来自省内无偿献血,确保了安全血液的来源;2004年始全省取消指导性献血指标,无偿献血实现真正的自愿、无偿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明确规定: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。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,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,从根本上保证血液质量。

合格血液=输血安全?









血站

开展核酸检测,有效提高血液质量。


我省于2011年初启动核酸检测项目,是率先实现血液核酸检测全覆盖的省份。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,缩短血液检测的“窗口期”,减少病毒感染发生的几率,杜绝和降低因血液技术性漏检引发的血液传播疾病。

虽然献血者的选择和血液样品的检测使输血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改善,但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性依然存在,原因在于:

①病毒感染到抗体产生之间“窗口期”的存在;

②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限制;

③不断会有新的病毒出现。

合格血液=输血安全?









医疗机构

减少不必要的输血,降低医疗风险。



虽然血液都经过严格的初复检,但输血后感染疾病还是有可能出现的,输血需要患者承担一定的风险,输血次数越多,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也越多。

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就是只给真正需要输血的病人输血,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,既可减少病人经血液感染疾病的风险,也可节约血液资源。



关于输血,我们还要了解些什么?

①输血前要做好化验和检查;

②提倡患者自身储血,可输可不输的血坚决不输;

③成分输血,能提高输血安全性;

④亲属间输血并不安全;

⑤输血尽量不输新鲜血;

⑥与输血相关的常见传染性疾病有:乙肝、丙肝、梅毒、艾滋、巨细胞病毒感染、疟疾、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等。

\ | /

编辑:王吕军

阅读:789

0

分享:
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,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