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意外总是突如其来地发生,
心脏骤停、中暑、骨折、烧烫伤
……
当身边有人发病、受伤
需要你的救助时,
你会正确施救吗?
时间就是生命,
有时候一次有效时间内实施的
急救措施可以挽回一个人的生命。
世界急救日
9月12日是“世界急救日”,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希望通过这个纪念日,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,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,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。
今天,血液君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日常的急救知识干货,虽然你不一定能用上,但你一定要知道!
说到急救,
那就不得不说临床医疗上一种不可或缺
的急救资源——血液。
正常情况下,一名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8%,如果体重为50KG,血液量约为4000毫升:
● 当失血量少于400ML时即10%,不会有明显的症状;
● 当失血量在800ML时即20%,会出现口唇苍白,冒冷汗,手脚无力,呼吸急促等症状;
● 当失血量超过1200ML时即30%,生命就会发生危险。
大量失血一般发生于外伤性大出血和产妇大出血,立竿见影救治的方法就是输血治疗。我国每6分钟就有1人因遭受意外伤亡,而意外伤亡率最高的是车祸事故,伤患往往需要大量血液救治。迄今为止,血液没有人工替代品,只能依靠健康的人捐献。
但是,你知道吗,血液并不仅仅只是在地震、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外伤性急救中才被需要,还有许多疾病患者都需要血液救治。在这个世界上,每秒钟就有3个人在等待着“救命血”。
↓↓↓
根据数据统计,全国每年有4.5万白血病患儿、127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、393万癌症患者、33万产后大出血产妇、21万需要心脏手术的患者等,都需要大量血液保障治疗。然而这只是千万用血病患中的一部分,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,关系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。
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,但我们能做到的是防患于未然。
目前我省每天至少需要五百人的爱心奉献,才能基本满足临床医疗用血需求。很多时候,一袋血液就意味着一条生命。让我们在生活中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, 将无偿献血变成日常,一同做生命的守护者!
编辑:李玮
阅读: 15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