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体输血,您听说过吗?

2021年08月02日 14:50

阅读: 2307

自体输血,您听说过吗?


小时候,总是很羡慕武侠电视剧里的大侠,武功高强,飞檐走壁,拥有金刚不坏之身。万一,只是说万一,如遇高手对决受伤了,便找个隐蔽的山洞,自我疗伤后又可获得新生,重出江湖。

自体输血,您听说过吗?


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也存在呢,您别不信,今天血液君就带您见识一下自体输血。


自体输血

什么是自体输血?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,经过储存或一定的处理,在术中或术后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,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输血方法。简单来说就是,用自己的血来救自己。

自体输血,您听说过吗?

自体输血的优势

可以避免因输入异体血液可能导致的溶血反应、发热及过敏,还可避免移植物的抗宿主反应,避免受血者因输入异体血液而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。

用血安全,防止输血传播疾病;没有传播艾滋病、疟疾、梅毒、肝病、巨细胞病毒等血液传染性疾病的危险。

输血后发生代谢性酸中毒、低钙血症、高钾血症的可能性非常低。

节约血源,减少输血前检测 ,减少患者经济开支,缓解用血紧张问题。

进行自体输血的患者,由于需反复抽血,可以刺激骨髓造血细胞活力,使患者术后的造血速度加快,有利于身体康复。

自体输血,您听说过吗?


自体输血相比传统的异体输血不仅安全性能高,还大大降低了输异体血感染疾病的概率。自体输血的开展能节约血源,有效缓解用血紧张问题。目前我国开展的自体输血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:


自体输血的三种方式

自体输血,您听说过吗?

(1)稀释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手术前患者麻醉后,从患者静脉中采集一定量的自身血液短暂贮存,同时给患者输注等量的血浆代用品,在急性正常血容量稀释状态下对患者施行手术,所抽出的血液在患者术中或术后输还患者。

(2)贮存式自体输血是指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用血计划,把患者的血液分别在手术前一个月内多次采集患者血液贮存(在采血的同时,有时需输注一部分以往采集贮存的血液以维持血容量),在患者手术中或手术后输还患者。

(3)回收式自体输血是指手术中患者伴有大量出血时,用血液回收装置,将病人体腔积血、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特殊处理后输还患者。


自体输血的禁忌

自体输血虽好,但并非人人适用。对于自体输血而言,自体输血的采血量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手术需要来综合考虑,患有贫血,严重心、肝、肺、肾疾病的患者,严重高血压,菌血症或感染性发热的患者,一般不宜采用自体输血方法。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自体输血容易造成癌细胞扩散,因此应慎重选择输血方式。

为爱发声

SUMMER.TIME

  目前,我省每天至少需要500人的爱心奉献,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。据了解,目前海南的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健全,血液保护技术应用很少,自体输血任重而道远。因此,我们呼吁更多的健康适龄民众能积极参与无偿献血,您的挽袖支持将为社会多奉献一份力量,人间就多一份温暖和希望。


自体输血,您听说过吗?



编辑:章文萍

自体输血,您听说过吗?


阅读:2307

0

分享:
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,分享本文